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给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随着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实施,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2015年中国的集成电路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2016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工业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将面临“稳中有进,进中有难”的形势。
据海关信息网(
www.haiguan.info)统计,2016年一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口3054.8亿元,同比上涨2.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同)下降4.1个百分点;进口710.9亿个,同比上涨4.6%,下降8.2个百分点;进口平均价格为每个4.3元,下跌2.1%,从图1可以看出,2015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平均价格一直保持小幅下降的趋势,从7月份起开始平均价格开始上涨,由4.2元上涨到了12月份的4.9元,之后两个月连续下跌,2016年2月下降到了这15月以来的最低点,单个产品的平均价格只有4.2元。
图1 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情况趋势图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具体来看,我国集成电路进口呈现以下特点:
1、加工贸易主导进口,一般贸易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小幅上涨。
加工贸易依旧在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方式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和去年同期相比,加工贸易无论是进口额还是进口量都出现了小幅下降,其中进口额同比下降了5.0%,进口量同比下降了2.8%,二者在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总量)中的占比都超过了五成;一般贸易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一般贸易进口659.9亿元,同比增长6.7%,和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8.3个百分点,占比21.6%,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654.6亿元,同比增长7.0%,扩大了4.9个百分点,占比21.4%。
表1 2016年1-3月我国集成电路主要进口贸易方式情况
贸易方式
|
进口额
(亿元)
|
进口额
同比(%)
|
进口额
占比(%)
|
进口量(亿个)
|
进口量
同比(%)
|
进口量
占比(%)
|
一般贸易
|
659.9
|
6.7
|
21.6
|
179.6
|
14.3
|
25.3
|
加工贸易
|
1562.1
|
-5.0
|
51.1
|
399.5
|
-2.8
|
56.2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
654.6
|
7.0
|
21.4
|
100.2
|
12.2
|
14.1
|
合计
|
2876.6
|
-
|
94.2
|
679.2
|
-
|
95.5
|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2、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供应超九成。
我国集成电路在进口上表现出比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主要来自中国台湾、韩国及东盟,三者合计占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的75.6%,其中,自台湾进口928.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3%,增幅较去年同期收窄4.8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的30.4%,继续保持我国集成电路进口第一大来源地的地位;自韩国进口751.0亿元,同比上涨7.7%,占比24.6%;从以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为代表的东盟进口599.2亿元,同比下降4.7%,占比19.6%。此外,以“国货复进口”方式进口集成电路337.5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个百分点,占比11.0%。
表2 2016年1-3月中国自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口集成电路情况
国家(地区)
|
进口额
(亿元)
|
进口额
同比(%)
|
进口额
占比(%)
|
进口量(亿个)
|
进口量
同比(%)
|
进口量
占比(%)
|
台湾省
|
928.9
|
3.3
|
30.4
|
215.5
|
12.3
|
30.3
|
韩国
|
751.0
|
7.7
|
24.6
|
59.9
|
-3.0
|
8.4
|
马来西亚
|
346.7
|
-4.4
|
11.4
|
45.4
|
-6.6
|
6.4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337.5
|
2.9
|
11.0
|
123.2
|
5.1
|
17.3
|
日本
|
178.7
|
8.6
|
5.8
|
54.5
|
-7.1
|
7.7
|
美国
|
161.9
|
-3.8
|
5.3
|
66.3
|
-2.5
|
9.3
|
菲律宾
|
82.1
|
-2.1
|
2.7
|
31.4
|
0.6
|
4.4
|
新加坡
|
60.6
|
-20.1
|
2.0
|
12.4
|
-12.9
|
1.7
|
越南
|
60.6
|
5.5
|
2.0
|
0.5
|
6.2
|
0.1
|
泰国
|
47.4
|
-1.6
|
1.6
|
34.6
|
15.5
|
4.9
|
汇总
|
2955.3
|
-
|
96.7
|
0.1
|
-
|
90.6
|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3、外商企业为进口主力,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口大幅增长。
2016年1-3月份,我国集成电路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039.8亿元,同比下降6.4%,占比66.8%,在同期我国集成电路总额中的占比萎缩了6.2个百分点。同期,民营企业进口867.1亿元,同比增长25.4%,占比28.4%,占比提高了5.2个百分点。此外国有企业进口148.0亿元,同比增长29.9%,占比4.8%,占比小幅提高了1个百分点。
表3 2016年1-3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企业性质情况
企业性质
|
进口额
(亿元)
|
进口额
同比(%)
|
进口额
占比(%)
|
进口量
(亿个)
|
进口量
同比(%)
|
进口量
占比(%)
|
国有企业
|
148.0
|
29.9
|
4.8
|
37.4
|
92.3
|
5.3
|
外商投资企业
|
2039.8
|
-6.4
|
66.8
|
450.0
|
-5.7
|
63.3
|
民营企业
|
867.1
|
25.4
|
28.4
|
223.5
|
22.3
|
31.4
|
合计
|
3054.8
|
-
|
100.0
|
710.9
|
-
|
100.0
|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4、聚集发展特点突出,进口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三大省市。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进口目的地聚集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域:一是广州、深圳珠三角地区,2016年一季度这一地区集成电路进口1084.9亿元,同比增长13.4%,占比45.2%;二是北京、天津环渤海地区,进口1381.6亿元,同比下降5.1%,占比35.5%;三是上海、苏州、浙江长江三角地区,进口157.4亿元,同比下降18.3%,占比5.2%;四是部分西部省区,四川、重庆、陕西三个省市作为这一地区的代表,进口总额为354亿元,大幅增长了23.1%,占比11.6%。
表4 2016年1-3月我国集成电路主要进口省市情况
省市
|
进口额
(亿元)
|
进口额
同比(%)
|
进口额
占比(%)
|
进口量
(亿个)
|
进口量
同比(%)
|
进口量
占比(%)
|
广东
|
1138.8
|
8.5
|
37.3
|
254.7
|
5.4
|
35.8
|
江苏
|
603.5
|
3.0
|
19.8
|
188.3
|
7.5
|
26.5
|
上海
|
444.1
|
-15.4
|
14.5
|
133.7
|
6.5
|
18.8
|
四川
|
148.2
|
47.2
|
4.9
|
12.0
|
7.5
|
1.7
|
河南
|
141.6
|
-3.6
|
4.6
|
7.7
|
-41.0
|
1.1
|
陕西
|
121.9
|
22.5
|
4.0
|
10.2
|
13.9
|
1.4
|
重庆
|
83.9
|
-4.0
|
2.7
|
9.0
|
12.4
|
1.3
|
山东
|
63.8
|
-14.8
|
2.1
|
17.9
|
-8.3
|
2.5
|
天津
|
61.0
|
-23.7
|
2.0
|
8.8
|
-21.7
|
1.2
|
福建
|
39.2
|
20.4
|
1.3
|
6.7
|
18.8
|
0.9
|
合计
|
2846.0
|
-
|
93.2
|
649.0
|
-
|
91.3
|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集成电路的崛起,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重要一个环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1、 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国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态度进一步明确,对集成电路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和落地。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新鲜发布,《纲要》提出了要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国际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该纲要强调了集成电路产业对于国家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2016年5月4号,财务、国家税务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共同发布《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享受税收政策的软件、集成电路企业的具体条件,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工信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正加紧制定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的产业引导政策,并有望于今年推出集成电路产品和技术相关发展行动计划,推动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
2、 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当下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VR、Pre 5G等新业态引发的产业变革刚刚兴起,新的商业模式不断产生会催生更多芯片需求,集成电路产业格局面临重塑的机遇,这将是中国集成电路企业面临的机会。自2009年以来,集成电路设计业占产业链比重稳步增加,芯片制造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封装测试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于45%,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①]。
3、 宏观经济低迷,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下滑。受全球经济整体发展持续疲软、全球电脑市场这一最大应用领域需求下滑的不利影响,全球的半导体市场增长将缺乏足够的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的半导体市场将仍然处于低速增长与下滑间徘徊。
4、 设计行业基础薄弱,产业人才缺乏。近十年来,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虽然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都有所提升,但是与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相比,基础还较为薄弱。一方面,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尚不如国外市场成熟,产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基础技术方面也容易受制于国外企业;另外一方面,国内集成电路企业总体资金实力较弱,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
[②]。此外,我国的集成电路人才缺乏,集成电路设计硬件、软件、电路、工艺等多个领域,需要多个相关学科的人才,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尤为缺乏。
长期来看,尽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着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下滑等问题,但是随着集成电路产业各细分领域的产业引导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国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及国家信息安全需求迫切、互联网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未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①]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白皮书(2015版),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2015/4
[②]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商情报网,2014/6/16